文章以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较为成功的“岭南模式”为例,系统总结了“岭南模式”中图书馆精神的体现,分析了图书馆精神对现代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影响,为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更好地为读者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探索有效的运作模式。
版权政策的建构与执行是图书馆版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部分图书馆的版权政策已经相当成熟,并富有特色。我国图书馆与国外图书馆相比,在版权政策建设的诸多方面还存在差距,应从推动版权声明向版权政策转变、科学安排版权政策的体系架构、不断完善版权政策的内容,以及着力提升版权政策的执行效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版权政策建设。
文章阐述图书馆与博物馆的联系以及合作的可行性,并根据现有的合作案例和研究成果分析了两馆合作由浅入深的四种模式,即:互设分馆模式,项目合作模式,统一设计、延伸管理模式,身份转化模式。这四种模式描述的不同程度的合作,有利于图书馆和博物馆合作共赢,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中的信息短缺造成新生代农民工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制约新生代农民工经济融合、社会融合与心理融合的贯通,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中现有的制度型社会资本低效。从信息论上看,信源单向性发布信息、信道传输信息不通畅、信宿接受信息能力弱是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短缺的主要原因。构建交互性的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健全农民工相关制度、增强农民工信息能力是应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中信息短缺的重要途径。
本文结合共词聚类分析法与战略坐标图法对我国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热点作战略坐标分析,得到当前图书馆危机管理领域的6个研究热点。分析表明,危机管理措施与预警系统、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危机是当前研究的核心内容。危机管理基本理论研究、数字图书馆危机管理与图书馆危机案例、图书馆危机公关研究、混沌理论与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处于研究领域的边缘。
文章分析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与现代信息服务的相关概念及主要内容,深入比较研究传统信息服务和现代信息服务的联系与区别,探讨现代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策略。
RDA作为一部新的资源著录与检索的标准和指南,不仅对图书馆编目界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对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工作在文献揭示、元数据提取与标引,基于数据聚类与关联法则的知识推送等数字技术方法与实践应用上,同样起到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发布、传播以及获取的新平台,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的又一次延伸。本文以新浪微博高校图书馆用户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微博运用的现状及当代信息在线咨询服务的局限性,提出应将微博流行的优势与高校图书馆信息在线咨询相结合,将微博交流运用到高校图书馆信息在线咨询服务中,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质量。
文章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RFID管理系统建设为例,介绍RFID技术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用的建设思路,并探讨了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26所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员进行问卷调查,基于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图书馆员的胜任力模型,包括3个一级维度和12个二级维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进一步确定模型的基准性胜任力和鉴别性胜任力。
嵌入式服务代表了学科服务的发展方向。文章详细介绍大连外国语学院图书馆嵌入式定题检索、文献传递、课题追踪、补充完善四种服务形态,以及指导嵌入式服务形态的个体化服务理念、团队服务理念和营销服务理念,在此基础上探讨嵌入式学科服务中用户期望、服务质量感知、服务互动关系的优化策略。
文章通过CNKI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选取山东省属的滨州医学院、潍坊医学院、济宁医学院和泰山医学院等4所地方医学院校的图书馆作为统计源,对其专业技术人员1992-2013年间发表的论文总量、被引篇数、被引频次、核心期刊发文量、高产作者等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地方高校图书馆科研实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从提高对图书馆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图书馆科研队伍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强化精品意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策略。
在信息海量增长的同时,图书馆的资源显得短缺、服务也滞后,中小型高校图书馆需要开展知识发现系统的建设。本文对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内涵、功能进行概述,并具体分析比较国内常见的几种知识发现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引进及应用的具体措施。
图书荐购已经成为高校读者参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主要形式,是读者享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利用微博平台荐购图书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的读者荐购形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方面:荐购的便利性、形式的多样性、信息的开放性、裂变的传播优势。目前,微博荐购图书还处于起步阶段,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通过加强宣传、引入激励机制、健全快速的信息反馈机制、设立采编部微博等策略来完善微博荐购图书工作。
读者决策采购(PDA)是近几年在美国高校图书馆兴起的新的资源建设模式,因其相对传统采购模式凸显的一系列优势而广受欢迎,并向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校图书馆蔓延。国内学界对它的关注始于2011年。虽然,我国尚未进行PDA的实践,但研究成果已日趋丰富。由于国内已有成果研究范围的局限,文章期待从不同视角将PDA的概况做简要介绍,厘清它在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理论和意义,重点分析了PDA对大学教育目标和图书馆馆藏建设与服务的影响。
胡培翚的《仪礼正义》是清代著名的《仪礼》新疏。此书对贾公彦的《仪礼疏》有诸多校补之处,并颇有自出机杼的精辟见解,是对贾《疏》拾遗补缺、匡正疏误的重要成果,也颇能体现胡氏治学之特色,因而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文章从绍兴出土的五代吴越国乾德本《宝箧印经》入手,通过乾德本与其他印本的比较,结合吴越国安定繁荣的社会环境,吴越钱氏诸王对雕版印刷的热心,浅析绍兴吴越国时期雕版印刷文化的繁荣。
四库底本《云溪集》是一部诗歌集,为宋代郭印所撰。自流出宫墙后,辗转被厦门市图书馆收藏,机缘巧合又回到故地北京参加第三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特展,对其开展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文章记录了四库底本《云溪集》的收录内容及存佚、抄录情况,对其版本价值、历史价值、文学价值进行了研究和评价。
外来劳务工群体的服务保障是公共图书馆服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深圳地区外来劳务工群体服务需求和公共图书馆服务现状的调研,探讨以劳务工图书馆建设和劳务工群体服务为重点,以“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为载体,为劳务工群体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图书馆服务保障。
海报展示在学术会议中普遍应用。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与信息素养课堂教学的工具,海报展示还可以应用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之中。文章调查了国外大学图书馆应用的现状,并从着重素养提高,训练交流能力,借鉴与合作开展教学活动,科学与创新指导教学设计四个方面提出国内在实施信息素养教育中应用海报展示需注意的问题。
时代飞速发展,图书馆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图书馆通过与高校老师联合,组织系列教育课堂、实践活动及创建学生交流园地拓展信息素养教育职能。本文对高校图书馆拓展教育服务职能,开展除宿舍、教室之外的创新社区的设想作以阐述,并探讨实施的具体方案。
文章概述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现状,分析公共图书馆开展此类活动存在的理念缺失、发展不平衡和志愿者参与不足等问题,探讨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亲子阅读活动必须要营造舒适亲子阅览环境、注重亲子阅读活动整体规划、加强与志愿机构合作和尝试服务外包等措施。
文章以青海部分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中学生阅读调查的数据为例,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的阅读环境、阅读危机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提出从根本上改变西部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学生阅读现状的策略,即政府应以财政补贴的方式将中小学生阅读纳入国家义务教育体制中,构建民族中学校本阅读机制,并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阅读管理体制,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双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和阅读习惯的形成。
近来许多中小学校开展了“享受教育快乐阅读”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明了此活动的内涵、意义及进程,可使中小学校进一步了解和开展此活动,使学生获益。愿此活动在现代教育改革中不断探索、发展、进步。
文章分析弱势群体产生信息弱势的表现和原因,研究信息保障的基本内容及其机制构建,并结合现有法制环境,分析弱势群体信息保障与知识产权冲突的实质及其存在的一致性,提出协调冲突的对策。
LibQUAL+TM作为一种基于用户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为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评价工具。本文依托LibQUAL+TM评价体系的思路与方法,结合工作实际,开展问卷调查,在统计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提出了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