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定友先生的特藏建设思想是其图书馆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他在图书馆特藏建设方面的研究,学界仅限于其地方文献思想方面。笔者拟从其特藏思想缘起,以及具体实践、理论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引起共鸣。
本文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文化”的理论认识,将其理念渗透到图书馆思想道德教育及文化理论研究上,结合转型时期图书馆的“重礼“和“人和”特征,进行发展融合,以期进一步规范图书馆员和读者行为。
参与文化建设是大学图书馆的职责之一,也是其发展的重要机遇。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通过开展主题漫画展、成立思扬读书会和举办话剧比赛等文化建设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包括积极寻求并巩固外部合作;挖掘学生潜能,与学生组织合作;文化为宗,形式多样等。探讨和分析经验,能够开阔大学图书馆参与文化建设的思路,供同行互相交流和借鉴。
本文概述跨系统区域图书馆联盟的概念和内涵,认为目前主要的研究集中在案例研究、要素研究和整体研究这三个方面,并与课题支持情况联系紧密;认为现有研究在理论构建、指导实践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21世纪的目录学确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赞者贬者皆有之。本文从目录学理论的基础概念、历史分期、理论基础、目录学与时代发展的关系等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讨论,以窥探目录学进一步发展的门径。
本文指出了学术研究在公共图书馆评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陈述了公共图书馆学术研究面临的三大困境,提出了公共图书馆走出学术研究困境的对策。
机构知识库在保存和传播大学学术成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员成为机构知识库事实上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本文通过审查国外机构知识库建设馆员现状,对机构知识库建设馆员的角色、职责及技能需求进行了分析。
本文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DRAA)签署的系列集团采购合同方案进行分析,认为处理滥用的条款有了改良,但附加出版社制定的使用许可协议存在风险隐患,而且使用许可有关的款目、内容都不够规范、完整。并对此提出了改进意见。
精细化管理已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思想,在各行业的管理中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本文通过对精细化管理内涵的叙述,指出了其在图书采购应用中的现实意义,并针对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细化管理在图书采购一些环节的具体应用,以期达到提高图书采购质量的效果。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调研与网络调研的方法,认为国外移动信息素养教育常常涉及学术性 APP的使用及通用移动信息检索知识,但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框架;将移动信息素养教育归纳为专题讲座、专门课程、特制指南、特定服务、专题活动五种方式,并对我国大学图书馆移动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本文通过对国内大学图书馆学科博客的现状调查,从内容分类、互动情况、检索功能、更新频率、个性化服务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当前国内大学图书馆学科博客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
整合技术、关联技术和云计算等是科研发现服务的关键技术,对发现系统的架构和运行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本文通过对科研发现服务中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为用户了解发现系统的运行原理、破解发现服务的困惑,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技术方案。
本文以豆瓣网30家民间图书馆小站作为网络调查的样本,从关注人数、服务功能、服务内容、活跃度等方面对民间图书馆利用社交网络泛在化服务现状作了全方位考察,总结分析了民间图书馆小站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存在的局限性,探讨了民间图书馆有效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开展泛在化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分析了公共图书馆为用户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互联网+平台,采集用户需求,根据用户需求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并讨论了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完成后如何改善服务效能等问题。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已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本文吸收了接受美学的部分观点,阐述了文献接受的内涵及其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关系,认为接受美学理论对于文献资源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分析接受心理与文献信息的联系,提出了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策略。
本文在高校图书馆学科分馆组织模式的基础上,阐明了图书馆分馆建设在实现资源共享方面的促进作用,进而以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为蓝本,论述了国内高校图书馆分馆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分馆建设的思路与目标、优势与不足。
本文在对河南省资源共建共享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河南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与发展中的几点策略。
加强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是提高图书采访工作水平,完善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既而满足读者需求的需要。针对此项问题,笔者从实际业务工作和合作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中存在问题,通过延伸采访职责,对天津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机制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出了加强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的建议。
本文以现行ISBD 和 CNMARC格式为标准,就《CALIS中文图书编目业务培训教材》中制订的责任说明著录规则(共10条)逐一进行了简要评价,
对好的地方予以肯定,对不妥或不全面之处提出了修改和补充建议。
中国古代史志目录是至今尚存的全面报道中国数千年图书资料的书目系统,加之清代以来的考补疏证,估计有100种。该目录对于文学、图书、历史贡献之巨大,不言而喻。近日,山东大学王承略、刘心明教授用十年之功力,搜辑、研究、注释、考证,编成27卷31册的巨著,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提供了一部大型书目检索工具。其书之博大、耗时之巨,堪称近代书目之首。
缪荃孙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京师(国家)图书馆和江南(南京)图书馆的主要创办者,一生刻书颇多。缪氏年谱、日记和行状上的记载,基本上可分为代刻和自刻两类。本文归纳总结了这两类的刻书情况,并分析其状况,可以了解新旧交叠时期缪氏的刻书特点和刻书思想。
本文利用 CNKI数据库,对蒙古马研究论文从年发文量、核心作者、发文机构、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统计,得出了蒙古马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与趋势,
从文献分析角度为蒙古马今后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本文分析和归纳了天津图书馆音乐图书馆在特色服务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了音乐图书馆特色服务产生的积极社会效益,并从用户需求、功能定位、管理机制、
品牌意识、特色资源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开展特色服务的发展思路。
高校图书馆开展微电影营销服务在改进图书馆教育、创新图书馆服务营销模式、深化图书馆与读者的情感、助力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图书馆微电影的特征,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开展生态教育是图书馆满足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内部分图书馆虽然开展了一些生态教育活动,但在社会影响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俄罗斯图书馆开展生态教育已经三十多年,其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图书馆开展生态教育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电影作品作为阅读疗法“新药品”的观点在我国图情界尚属首次提出。电影作品作为阅读疗法“新药品”具有其合理性与科学性,阅读疗法的“阅疗药品”(
即“阅疗材料”)是文献,而文献中就包涵了电影这一形式,这是其概念合理性;国内外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充分证明了电影作为阅读疗法“新药品”的科学性。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到来,为电影成为阅读疗法“新药品”提供了良好契机;大学校园是电影阅读疗法“新药品”的最佳实验基地。
校地共建图书馆兼具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双重职能,理应为社会各类型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本文分析了校地共建图书馆针对残疾人读者在获取信息中存在障碍的原因,探讨了消除信息障碍、保障信息公平的对策,为未来我国校地共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了剖析,并以天津高校图书馆为例,总结了当前学科服务面临的困局,对天津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成功案例进行解析,总结了成功经验。
休闲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图书馆除传统的知识服务、信息传递等功能外,休闲正日益成为人们频繁使用的功能。本文分析了图书馆休闲功能的内涵,对休闲功能开发及努力提供适合读者休闲阅读的高质量服务提出了有益的对策。
安妮花英文图书馆是一所采用会员制的少儿英文图书馆,主要为安妮花英语俱乐部会员提供专享服务,即通过网络向会员提供英文原版图书借阅和阅读指导等服务。该馆存在馆藏结构不合理、图书利用效率低、服务方式和手段相对单一、图书馆之间缺少合作、缺少政府和社会支持等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安妮花英文图书馆需要改善馆藏结构,提高图书的利用率,丰富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形式。
幼儿早期教育将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图书馆是提供早期教育的理想平台。早教服务是图书馆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图书馆的服务转型。早期教育服务近年来在美国图书馆界逐渐兴起。美国图书馆早教服务成功案例的研究对我国图书馆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大数据时代信息呈现指数级增长,给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39所“985工程”高校图书馆微信信息咨询服务的现状调查,分析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策略。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浙江省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对农民工网络信息检索行为现状进行了分析,为改善和提高农民工网络信息利用能力和信息素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图书馆空间设计与其空间服务内容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当今图书馆空间变革趋势及空间服务面临的新形势,归纳总结了当前图书馆“新空间”的体现形式,阐述了新空间的设计原则与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新空间”功能的图书馆空间服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