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购买公共图书馆服务作为政府文化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其主体层次划分及其职责界定是有效实施政府购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逻辑起点和前提,并直接关系其整体的服务绩效。本文借鉴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四元一体”分析框架,构建了政府购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主体范畴,并通过对四元主体制约因素的分析, 探讨政府购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策略。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 处于十字路口的图书馆” 报告阐明了公众对图书馆社区影响力的认可,以及对图书馆在教育促进、数字素养与技术素养培育、 中小企业情报服务、劳动力发展、就业促进、共享空间等服务领域的期望。报告揭示了图书馆事业发展中传统与创新相融合、外向发展与多元发展并存的服务发展趋势, 以及促进知识文化交流、推动社区融合及社会进步等职能的发展趋势,为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的国内图书馆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发展视角。
香港版权制度肇始于英国普通法, 但是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为 标 志, 开 启 了 版 权 制 度 建 设 的 新 纪元。香港图书馆版权制度涉及复制、 网络传播、 技术措施解密的合理使用, 以及输入、 保管、 利用版权平行进口出版物、 复制与分发侵权复制品责任豁免等多方面。香港图书馆版权制度为图书馆版权政策的建构提供了 详 实 的 法 律 依 据、 立法技术的成熟提高了版权制度的适应性、 责任豁免规则保护了图书馆所代表的公共利益。
本文以中国标准服务网中的图书馆相关标准数据为研究对象,从标准的行业分布、起草单位及其合作关联性、实施日期、状态、技术主题等方面分析图书馆标准现状。研究发现, 图书馆相关标准技术主题主要涉及基本定义、规范术语等的管理标准; 图书情报专门业务的服务标准; 信息、数据处理的技术标准;图 书馆建筑、设备、办公用品等硬件标准等。基于此,笔者审视图书馆服务规范、统计标准、建设标准等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 提出图书馆相关标准建设的策略, 以期为后续图书馆相关标准的制定、 完善和利用提供参考。
本文通过对信息化进程中图书馆信息技术管理到信息技术治理理念的考察, 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治理理论审视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了图书馆信息技术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组织架构。认为图书馆信息技术治理体系建设需要从组织架构、关系机制、实施流程等方面进行信息技术整合,以促进图书馆价值、战略、资源、风险、绩效的高度统一和协调发展; 针对图书馆信息技术治理能力指出,战略性决策能力是图书馆信息技术治理能力的核心,信息化变革能力是促进信息技术治理的重要动力,同时要提升系统性整合能力以保障信息技术治理的效果。
公共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传播、服务中越来越多地涉及数字资源来源、规避侵权风险、满足用户需求等方面的版权问题,文章简述了目前公共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的概况,分析了版权管理的现状,面对自建特色数据库版权管理的现实困境,提出推动现行著作权法律的完善与修订、争取公共图书馆更多的法律空间、加强行业对数字版权管理的引导、增强版权知识和加强版权意识等方面的建议。
笔者面向作者、 数据库商和出版社3类权利人, 开展关于数字出版物呈缴意向的调研, 分 析 呈 缴 意 向 的 趋 同 性和差异性, 内容涉及呈缴主体、 呈缴客体、 呈缴方式、 接受呈缴单位以及奖惩措施等方 面。在 此 基 础 上, 概 括 数 字 出 版 物呈缴制度的现存问题, 从法律制度、 监管机制、 技术规范等方面提出建议, 以期为国家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
与以往的职业倦怠研究只关注职业的消极心理现象不同, 21世纪初出现的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对人的积极美好品性价值的研究与开发。本文基于这一视角探讨图书馆员职业的积极心理品质,注重对自我效能、希望、情绪智力以及复原力等积极心理资源的发现和开发,进而激发图书馆员的职业活力。
在以信息流为中心的时代, 开放协作、 跨界融合已成为“ 互联网+” 的生态方式。建立多主体、 多角度、 多层次的合作服务体系对于提升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能力尤为重要。本文利用协同论原理建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立体多元服务的整合协同系统, 通过分析主体协同、 要素协同、 方法协同和过程协同等子系统, 构建以数字资源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和标准为核心的整合协同服务机制。
对比国内外开放存取期刊网络平台知识服务, 可为国内平台建设者和图书馆整合揭示开放存取期刊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文章通过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研究国内外知名的开放存取平台COAJ、Socolar、BioMedCentral、Springer Open、PLoS OAJ、DOAJ提供的知识服务,包括:信息检索、全文获取、个性化定制和社交媒体互动等服务,对比分析开放获取期刊平台与订阅式期刊平台在知识服务功能和广度上的区别。总体上看,国外开放存取期刊平台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水平较国内平台高;个性化服务项目日益增多,Alerts和 RSS信息自主定制是各大平台的主流增值服务;服务功能趋向于集成化、系统化,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嵌入,使得科技知识的大众化推广成为可能,也为学术成果的计量评价提供了全新的社会化视角。
本文基于网络调查法,分析福建省地级市公共图书馆网站存在的可访问性问题。结果显示,公共图书馆网站的可访问性整体不容乐观,违反的标准具有集中性和同一性特点。对此,本文提出设置可访问性标准声明、制定实施标准细则、利用标签技术减少错误等增强公共图书馆网站可访问性的可行性方案。
为探究国际云计算研究知识体系的扩散与演化, 本文以 WOS平台SSCI、SCI数据库中2601篇云计算研究文献为样本, 构建关键词网络并采用文本挖掘、聚类分析等技术将研究主题细分为云计算技术、云系统开发与评估、云服务体系、云计算应用、云计算与新兴技术的融合、云服务安全与隐私等6大主题域, 进而结合时序分析方法分析了文献网络的结构和内容的扩散与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云计算知识体系架构正在不断形成和完善,云技术将推动各个行业进入更加智能化和智慧化的发展阶段, 未来云应用的重点将集中在政府管理、教育、医疗、能源管理等领域。
学术期刊开放获取服务促进了学术成果的交流与共享。本文采用网络调研法和文献调研法,以2014-2015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的20种CSSCI来源期刊为对象,主要从期刊网站的资源库建设、检索系统、期刊订阅、期刊论文下载、交互平台等5方面展开调查,并分析现状及问题。认为学术期刊可通过优化资源获取、转变期刊订阅模式和提升交互平台活跃度优化开放获取服务,促进资源开放获取。
钱大昕是清代乾嘉学术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公推为“昭代通儒”。潜研堂题跋主要包括《潜研堂集》所载题跋和《潜研堂金石文跋尾》,考论精详且颇具卓见,并 与《 四库全书总目》(简称《总目》)存有关联,有其重要的“ 四库学”价值。钱氏虽非四库馆臣,但题跋所论亦为《四库全书总目》所援引。其题跋所涉及书 目之版本、校雠、刊钞、藏弆等方面皆对《总目》有“规过舛讹,拾遗补阙”之功。此外,潜研堂题跋中亦著录有部分《总目》所未收之书目,有助于后世《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总目》续编性书目的编纂。因此,钱氏潜研堂题跋一方面为《总目》所援引借鉴,可对《总目》内容进行匡谬补阙;另一方面又补充了《总目》缺载之书目,在客观上裨益于清代以降书志目录谱系的延展。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东方文献中心藏有一部陈澧手批《白石道人集》,该书长期流传域外,国内罕见。书中有陈澧的大量批语与圈点,其中《白石道人歌曲》评语可补正今人所辑的陈澧《白石词评》;《白石道人诗集》评语可为研究姜夔诗歌的艺术特点提供新的资料,同时亦有助于陈澧学行的研究。
本文调研了39所“985工程”高校图书馆网站,从图书馆的网络互动、图书馆的推荐服务和移动图书馆服务3个方面对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目前图书馆在个性化信息服务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服务的途径和方式很多,但仍存在对读者的需求调查不足、读者的参与度不高和资源推荐服务的针对性和知识性欠缺等问题,并提出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构建读者参与型图书馆、主动收集读者的信息需求、整合馆藏资源构建知识网络,以及整合图书馆的3大核心系统等提高个性化信息服务水平的策略。
为政府提供决策信息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在泛在信息环境下,深度开发信息资源,创新信息服务内容和模式的重要举措。笔者通过网络文献调研以及对南京图书馆的实地走访,了解公共图书馆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现状,以及政府对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接受情况与反馈效果。通过深度访谈发现图书馆工作开展所遇难题并 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公共图书馆提高政府决策信息服务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学生社团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存在着阅读推广领导小组流于形式,未能精准把握读者阅读需求,活动形式单一、复合度不高,传统活动宣传方式边缘化,活动效果评估单向肤浅等问题。高校图书馆可以采取吸纳社团干部加入阅读推广领导团队,分项目采用学生社团责任制,提升社团活动品质,注重社团业绩评估,加强社团自身建设等策略推进阅读推广工作。
MOOC被誉为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给图书馆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以典型案例解读美国图书馆嵌入式MOOC服务的主要模式,从营销推广、服务评价、服务类型和管理支持4个方面分析其成功因素,进而从需求调研与分析、教学支持与管理、效果评估与反馈以及外联拓展与维护4个层面总结其带来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图书馆提供借鉴。
文章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和分析,认为基层社区图书馆建设的不均衡是制约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主要症结,提出制定京津冀区域统一的图书馆条例和标准,搭建基层社区图书馆联盟和统一服务平台,统一基层社区图书馆功能的建筑符号标识,从内涵到外延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等,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基层社区图书馆均衡化建设的主要路径。
美国大学图书馆依托本馆的儿童特藏,通过让儿童走进大学图书馆和把服务送到儿童身边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儿童服务工作。借鉴美国大学图书馆的经验,我国大学图书馆应转变观念,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深入挖潜,利用现有条件为儿童提供服务;开设课程,让儿童在课内课外受益。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各行业的分解、重组、跨界、融合已成为常态。本文从图书馆跨界合作服务的内涵及特征出发,从图书馆核心业务的角度系统地梳理分析跨界合作的路径。主要内容包括跨产业共融:打破图书产业边界;跨领域服务创新:学科服务、查新服务突出重围;跨群体拓展:不断深化教育职能。跨界合作是图书馆服务转型和协同创新发展的趋势,只有通过跨界合作,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才能充分整合和利用各方资源,使得图书馆服务工作更加开放有序高效。
本文从数据库知识内容生产传递的过程入手,分析了数据库商与图书馆用户、图书馆用户与图书馆两对关系中的权力作用关系,并借用向量的计算方法,量化表达了数据库商与图书馆间的关系。据此,提出了改善图书馆数据库贸易被动地位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