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2016至2017年《Library Trends》《Journal of Documentation》《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三种期刊中的学术性文章进行了演绎归纳。结果显示,信息素养、信息行为相关研究成为当前国外图书馆界的研究热点;图书馆服务和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成为国外学者研究的侧重领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国外图书馆界近两年来图书馆学学科领域内的研究倾向。
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传统农家书屋难以满足农民对文化服务信息化的新需求,其信息化升级转型势在必行。本文运用SWOT模型深入分析了农家书屋信息化服务发展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威胁,认为发挥信息技术、资源优势,抓住国家政策支持、数字阅读革命机遇,克服自身劣势,降低外部威胁,是农家书屋信息化服务发展的策略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首次对我国图书馆制度的理想性目标和功能性目标作出了明确的阐释。其理想性目标是发挥公共图书馆功能,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传承人类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功能性目标的主要内容是收集保存传播与创造文明,图书馆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提高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整体水平。二者共同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价值取向,同时在一定环境下存在矛盾冲突,功能性目标需围绕着理想性目标不断地调整改进,最终达到理想性目标。
本文以全国高校图书馆学和情报学2016-2017年发表的国内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分析,揭示了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学术研究的共性和个性。研究结果表明: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学术研究在发文地域分布、高校的研究侧重、年度的科研生产力变化、高被引论文和研究热词、核心学者等方面存在着趋同与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