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的职能随时代与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1983-2018年中国知网收录的公共图书馆职能研究领域920篇文献进行量化分析与研究,清晰地展现出这一阶段公共图书馆职能研究的范畴及热点趋势,以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职能研究的发展和相关工作的改善与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图书馆著作权例外制度需要保持著作权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数字化阅读、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著作权权利中心的变化,对著作权例外制度的适用范围、运行方式、鼓励图书馆自身创新、排除著作权实现障碍等方面均产生了一定冲击和挑战。笔者认为,重构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著作权例外制度,应坚持公共利益优先、鼓励创新、开放共享原则,采取设置原则性条款、扩大制度适用的读者对象与空间范围、鼓励使用共享与馆际互借、坚决破除著作权权利垄断、以技术手段严格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等具体制度安排。
本文在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与学科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学习共享空间与学科服务的关系,并从数字信息素养教育、学科服务平台、学术写作空间、智库支持服务、团队建设以及联盟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学习共享空间学科服务能力的对策。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网络调研法以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选取了国内11所高校图书馆直属学生社团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社团组织结构、阅读推广活动形式、活动品牌及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归纳社团活动特点,研究活动的实施策略;从活动运行模式、阅读形式、品牌化持续创新以及读者评价机制四个维度提出未来的建设意见。
在各大学、学科排名及学科评估体系中,学术论文相关指标是衡量机构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对若干排名评估体系中的学术论文相关指标进行梳理,总结了共性和个性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思考并讨论了高校图书馆提升论文相关指标、增强高校科研竞争力的具体措施,即关注跟踪本校论文数据表现、支持学校科研政策制定、积极参与自评并构建符合学科特色的学术成果合理评价体系。
“三全育人”要求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机结合。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做好思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职能的彰显。当前高校图书馆思政工作存在对思政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图书馆资源、业务馆员队伍建设不能满足思政工作要求,思政整体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应通过提高思想认识、优化图书馆思政教育资源、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健全有效机制、建设满足思政要求的馆员队伍等措施,促进高校图书馆思政工作的创新发展。
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每两年组织召开一次图书馆评估会议,会议主题反映了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对比分析了ARL2016年和2018年两届图书馆评估会议主题的异同,发现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呈现越来越注重精细管理、关注用户体验、重视社会影响的发展趋势,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创新评估内容,有效实施图书馆评估工作有较强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本文选取8所加拿大数字资源联盟,分析了加拿大数字资源的集团采购模式,从筹资模式、价格模式、共享模式、特色资源采购与建设4个方面,研究了加拿大数字资源集团采购模式的发展现状,对其建设目的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具有资金来源丰富、价格模式灵活、共享模式成熟、特色服务多样、发展目标清晰、工作人员专业等特点;进而对我国数字资源联盟集团采购事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本文通过分析英美4所大学图书馆学术交流馆员技能培训与实践案例,指出其具有培训内容丰富、培训方式灵活、重视实践应用等特点,并针对学术交流环境的变化和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学术交流服务的现状,就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术交流馆员技能培训工作提出了建议。
在特色智库知识保障复杂系统中,由于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现实与潜在的风险与隐患,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特色智库知识保障的失效或偏差。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智库知识保障现实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特色智库知识保障风险防范与规避路径的思想;从深入挖掘知识保障内在规律与瓶颈、精准解析知识保障相关要素与关系、全面开展知识保障风险识别与评估、强力构建知识保障风险防范与规避机制、创新驱动知识保障内涵式纵深发展等五大方面,对特色智库知识保障风险防范与规避的路径选择进行了系统阐释。
用户画像是对用户的属性及行为特征的多维度刻画,将其应用于智慧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有利于驱动智慧图书馆创新发展。本文通过对用户画像与智慧图书馆特点的分析,结合相关研究,探索基于本体的用户画像构建过程,从数据获取层、数据处理层、模型与算法层、个性化服务层搭建智慧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框架,总结各环节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对策。
高校图书馆能够为高校智库建设提供信息支持服务。本文通过对CNKI中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从图书馆与智库的关系、高校图书馆智库职能、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能力等方面,梳理和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本文对国内公共图书馆家谱征集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了公共图书馆家谱征集与利用的方式方法,并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对公共图书馆家谱征集与开发利用的具体实施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有声阅读凭借自身的诸多优势,广受读者、尤其是大学生读者的青睐。本文通过分析商业化运行的有声阅读平台的现状,指出其对大学生读者而言存在的局限性,并针对有声阅读资源在图书馆的建设现状,提出高校图书馆应以自有资源为基础,通过自建、购买等途径获取有声资源,并通过构建一体化有声资源平台、破除“流量”阻隔等措施,加强有声资源服务管理,以期高校图书馆有声阅读资源建设走上健康有序发展之路。
文献资源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本文基于互联网用户思维、平台思维和跨界思维,分别从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采购、流通、处置等环节,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和发展提供借鉴。
本文介绍了知识产权评议的概念,分析了科技查新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阐述了两者结合的可行性和优势,最后围绕做好传统查新、搭建共享平台、开展多维服务、培养人才、加大政策支持和企业宣传五方面探讨了查新机构未来的优化发展对策。
中国近代航空类文献指的是1949年前与航空事业相关的近代文献资料,包括航空领域的官方出版物、机构出版物、内部文件、学术著作等。这些文献存世较少,且多为内部出版,所以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本文介绍了国家图书馆馆藏中国近代航空类文献概况,梳理了有关文献的整理出版情况,从出版时间和出版地点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近代航空类文献的馆藏情况,并对其内容及特点作了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推进对策,以期能为业内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听障读者是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弱势群体。图书馆“读图”服务能够充分发挥听障读者超越常人的视觉优势,有利于其平等地获取信息资源。本文在分析图书馆“读图”服务对听障读者诸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尝试探讨有利于听障群体的图书馆视觉化、图像化服务策略。
绿色环保教育是一项长久的工作,图书馆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环保教育出力。本文采用网络问卷和实地调研两种调查方式,从活动频率、负责部门、活动形式等方面对国内67家图书馆的环保教育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总结其特点和不足,并提出了图书馆开展绿色环保教育的实施对策。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本文聚焦智障读者特殊群体的信息需求与服务现状,以西安慧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为例,采用访谈法与观察法对智障读者信息需求现状进行了研究,对图书馆开展智障读者信息服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图书馆有效开展智障读者信息服务的几点策略。
本文通过介绍当前公共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后MOOC时代”SPOC应用于公共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基于SPOC的继续教育多维度实施策略,以期对当前公共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有所助益。
馆院协同教学是在协同教学理论的启发和对高校图书馆传统学科服务的反思下提出的图书馆服务新模式,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对创新人才培养和变革高校教学模式有极强的实践意义。本文基于嵌入式教学模式和信息素养教育内涵,提出了馆院协同教学的内涵和意义,构建了高校图书馆与院系的新型关系,并从机构协同、人员协同、策略协同、载体协同等方面,提出了馆院协同教学的新路径。